资质新闻 > 正文

预测:2018年建筑行业这10大发展趋势 你们准备好了么?

    2018年悄然而至,这一年将会发生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将涉及到各个领域,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来说,对于2018年或将发生的这10大趋势,你们做好准备了么?


  一、基建投资增长率下降


  2017年基建政策多变,环保趋严、PPP新规严控新增项目、清理存量项目,并限制央企的参与,据基建通大数据分析,明年基建市场投资增长率下降是肯定的,预计总的基建市场投资增长率将会由2017年的15.6%降至2018年的10%以下甚至是负增长。


  1、换届的调整和激励效应往往对经济有较明显的影响。从历史经验来看,换届当年和次年基建投资往往稍高于其他年份。而且目前各行业都在转型的关键阶段,此时保持基建平稳过渡非常关键。


  2、随着2018年地产销售进一步下行,环保压力不减,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基建投资仍然是最立竿见影的稳增长手段。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各地纷纷相应提出了交通强省的新定位,包括浙江、江苏、四川、海南等地交通部门先后召开会议,提出建设交通强省,加快下一步的交通投资步伐。从国家“十三五”规划来看,未来几年,地方政府基建投资意愿仍在。


  3、由于2017年前3季度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29%,高于2015年、2016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9%和24%)。因此过去一年间的订单项目充足,直接导致未来几个季度的建筑业活动仍将保持景气。


  二、PPP投资方向结构性调整


  1、从目前PPP项目占比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保3类项目合计占PPP管理库比例58.6%。近期媒体报道,包头、西安等城市地铁项目均被叫停,与此次PPP项目新规结合看,政策层显然对于PPP投资方向有所考虑。


  未来PPP清理退库过程中可能会对项目构成产生一定的结构性影响,市政工程类项目占比或将下滑,而作为目前政策重心的环保生态建设类项目则可能占比提升(链接:格局大变,17.8万亿会是最高点么?2018年PPP市场六大预测),这也符合十九大中对于环保领域的会议精神。


  2、加强政策监督的目的是剔除不合条件、质量不高的PPP项目,如人口密度不足的城市的地铁项目。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认为,和政府引导的区域合作计划(如广东“大湾区”蓝图、雄安新区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相关的战略性项目仍将得到预算支出和政府债务发行的支持。


  三、混改进入深水区


  2017年国企改革如火如荼,央企重组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公司制改革接近尾声。2018年国企混改有望加速落地并初见成效,一批标杆性改革案例将会大概率出现,并为后续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作为本轮改革的突破口,混改更是掀起热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3批50家企业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中央企业中已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户数占比68.9%,21个省(市)126户企业开展了员工持股试点,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


  四、农民工变身法人创业潮


  取消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实行告知备案制。逐步建立施工承包企业自有建筑工人为骨干,专业作业企业自有建筑工人为主体的多元化用工方式。


  劳务资质取消后,2018年必定是包工头数量井喷的一年!原来在老板手下干活的带班,摇身一变注册公司成了法人!这标志着全国取消劳务分包资质,包工头将进入一纸营业执照就能干工程的年代创业大潮。


  五、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盛行


  近年来,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建筑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在寻求改革突破的关键时期,国家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需求侧的市场主导地位愈加突显,建设单位作为买方市场,势必将更多选择对其更有利的EPC工程总成包发包模式。


  六、建筑企业互联网信息化将出现井喷


  在新的发展周期和竞争形势下,主流建筑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着管理相对粗放、竞争水平弱、利润率低下等问题。由于信息传输不正确和不及时,导致企业成本增加20%-30%。


  那么如何控制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管控风险?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解决多项目跨区域多层级集约管控和协作管理难等问题?实现对如采购、付款等高风险环节的有效控制的目的?


  其次是在企业淡化资质方面,取消资质后应该以什么方式代替资质评审呢?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资质都实现了电子申报和智能化审批,还建立了失信惩戒制度和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企业以品牌形象取代企业资质,政府部门以备案制替代资质评审。


  七、建筑市场信用时代来临


  2017年以来,诚信建设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4月,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分工方案的通知》(建办厅[2017](32号),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企业和注册执(从)业人员,依法可能被吊销资质或资格;推行“四库一平台建设”,初步实现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


  2017年12月11日,住建部正式推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建筑市场信息的采集、使用、失信惩戒等方面都做了具体指导,特别强调了对按照信用状况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也意味着信誉良好将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益。


  八、装配式建筑将迎来全面发展


  装配式建筑作为行业迈向工业化的一大转折,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因此不断迎来政策东风,国家层面及全国各地均设定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发展目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建筑产业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到2025年,比例达到50%以上。


  九、受益“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孕育新机


  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国内总体投资增速放缓,拓展国外市场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带一路”政策正好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发展机遇。去年1—10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新签合同额16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企业在“一带一路”的61个国家新签合同额843.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


  十、基建私人定制


  基建领域互联网融合比较慢、向来缺乏创新基因。比如中国的建筑设计向来是“千城一律”、“千隧一面”、“千桥一面”,城市规划、设计图纸更是“东抄抄西抄抄,没有深入研究特定城市特定的历史文化,最后结果导致了大部分城市一个面孔”。


2023年江苏资质动态核查查哪些?

  • 2023/7/3

  2023年江苏资质动态核查查哪些?2023年是江苏省建设领域的关键时期,资质动态核查成为了行业的重要环节。江苏省相关部门将对建筑、工程施...

建筑企业吸收合并需要什么资料?

  • 2023/5/19

  建筑企业吸收合并需要什么资料?在建筑业中,企业的吸收合并早已成为一项很常见的行为。但是在进行吸收合并之前,企业需要量化评估对方企业的价值...

为什么开展资质动态核查工作?

  • 2023/4/25

  为什么开展资质动态核查工作?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对企业单位进行资质动态核查是相关部门必经方式,那么资质动态核查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

2023年4月10日~2023年4月16日全国各省市资质新办分析报告

  • 2023/4/19

 2023年4月10日~2023年4月16日,全国各省市资质新办业务办理总量为1776个。其中,湖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资质新办业务的...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3月20日-4月10日停机切换至全国统筹系统!

  • 2023/3/8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部署,本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定于2023年3月20日17时至4月10日...

四川: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企业资质申办有关事项的通知

  • 2023/2/23

为深化建筑企业资质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企业资质申办行为,保障企业和相关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现就进一步规范企业资质申办有关事项通知如...

郑州市城乡建设局关于资质动态核查限期整改的通知

  • 2023/2/10

  根据省住建厅通知要求,我局对你公司启动了资质动态核查,经多次催促你公司仍未报送相关核查资料。经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查询,你公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