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资质改革为何迟迟没有落地?
建筑资质改革为何迟迟没有落地?近年来,建筑行业不断推进资质改革的力度,相继出台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相关...
2022年11月2日,住建部正式发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3年12月30日前期满的,统一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那么值得大家思考的是,为什么建筑资质频繁延期呢?今天就和资质街小编一起来深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建筑资质频繁延期的原因:
一、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负担,为资质做延期调整。
1、最大程度让企业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腿,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上实行“统一收件、统一受理、并联审批、统一办结、统一出件”模式,避免建设单位“多头跑”“来回跑”,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
2、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推出“拿地即开工”“验登合一”“承诺制审批”等政策,形成了一系列极简审批事项。
二、资质改革要求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改革工作已刻不容缓。
1、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
将大幅压减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改革后,现有的593项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将压减至245项,其中勘察资质由26项压减为7项,设计资质由395项压减为156项,施工资质由138项压减为61项,监理资质由34项压减为21项,压减幅度为59%。
2、放宽准入限制,激发企业活力。
在压减资质数量的同时,进一步精简企业资质审批条件,特别是要精简资质标准,重点考虑放宽资金、人员、业绩、技术装备等指标要求,大幅放宽准入限制。
3、下放审批权限,方便企业办事。
将开展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试点,试点内容是: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将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时,加强对试点地区的监督指导,对存在违规审批的,我部将严肃处理并收回审批权。
4、优化审批服务,推行告知承诺制。
将加快推行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大幅削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全面实行全程网上申报和审批,大幅提升企业资质审批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
5、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将加大审批后动态监管力度,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个人职业资格管理,建立个人执业责任保险制度。
6、完善招投标制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将继续完善招投标制度,优化调整招标条件设置,引导建设单位更多从企业实力、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方面选择企业,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
未来的建筑资质改革趋势:
资质审批流程的简化,加快了资质的审批效率,节省了办理资质的时间;
社保的唯一性,并需要在四库一平台可查询,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加大;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重新构建人才结构,适应新的市场形势。
资质转型,对于企业的多面化发展要求更加严格,优化资源配比势在必行。提高人员素质、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建筑资质改革为何迟迟没有落地?近年来,建筑行业不断推进资质改革的力度,相继出台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相关...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57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建质规〔2023〕1号)(以下简称《新标准》)和...
经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3年度湖南省建筑业企业、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为“企业”)“双随机、一公开”资质...
根据《江苏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苏安办〔2023〕9号)要求,现就开展2023年全省建筑施工“安全...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3年电力业务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履行情况信用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北京市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总后营房部工程局,有关中央企业:
《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稳发展促转型的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